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
A.仅指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
B.仅指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C.仅指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的学生
D.包括全体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主体性、示范性
B.连续性、广泛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复杂性、创造性
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提是( )。
A.组织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5.教师节来临之际,刘老师要求班上的学生凑钱给教师买份“像样”的礼物。她的行为所违反的师德规范是( )。
A.终身学习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勤俭办学
6.托尔曼提出学习的实质,所依据的实验是( )。
A.小鸡觅食
B.水下打靶
C.小白鼠走迷津
D.黑猩猩摘香蕉
7.学生在课堂听课时,一边听讲,一边翻阅书本,并记录笔记。这属于注意的( )。
A.转移
B.分散
C.稳定
D.分配
【答案】D
8.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答案】D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单是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而言的,更主要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从更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本题选择D。
2【答案】B
【解析】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故答案选B。
3【答案】A
【解析】“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即“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其中,“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体现出教师工作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故答案选A。
4【答案】B
【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故答案选B。
5【答案】B
【解析】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行为向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题干中刘老师要求学生给自己买份礼物,违反了廉洁从教。故答案选B。
6【答案】C
【解析】托尔曼提出学习的实质—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所依据的实验是小白鼠走迷津。故答案选C。
7【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集中不同活动的现象。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因此,本题选择D。
8【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教学过程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其二,这种认识又不同于一般认识或者其他形式的认识,有其特殊性。它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接受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故答案选A。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