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 )为根本宗旨。
A.提高国民素质
B.提高学生素质
C.培养创新精神
D.全面发展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B.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C.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3.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 )的过程。
A.单项培养
B.关注科学发展
C.注重学习成绩
D.课程创生与开发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以下不属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的是( )。
A.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
B.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D.教育的发展不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5.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职业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基础教育制度
D.成人教育制度
6.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普遍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7.终身教育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 )。
A.18世纪
B.中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些内容来自于( )。
A.《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C.《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D.《学会关系》
1【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故答案选A。
2【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他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故答案选A。
3【答案】D
【解析】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因此,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原因如下:第一,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第二,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第三,在新政治制度下,与旧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决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要改变;第四,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所以D选项不属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故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故答案选B。
6【答案】C
【解析】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方法。在观察中,研究者对观察情景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行为。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可直接使用,也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故答案选C。
7【答案】D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故答案选D。
8【答案】B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故答案选B。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