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环境
C.社会活动 D.遗传素质
3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3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34.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3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36.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个体能动性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遗传素质
38.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
A.身体发展 B.智力发展
C.个性发展 D.身体和心理发展
39.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教育的重要性
4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答案及解析
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环境
C.社会活动 D.遗传素质
31.B【解析】题干中的谚语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故本题选B。
3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32.C【解析】盲人的听觉、触觉等较之常人更为灵敏,说明了互补性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故本题选C。
3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33.A【解析】“基因复制”观点是美国学者威尔逊提出的,属于内发论的代表。故本题选A。
34.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34.D【解析】“兽孩”错过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因而对其进行的教育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了关键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故本题选D。
3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35.A【解析】《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了关键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故本题选A。
36.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6.D【解析】题干中的俗语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的作用。故本题选D。
3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个体能动性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遗传素质
37.A【解析】对同一外部环境,不同的学生会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反应,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说明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故本题选A。
38.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
A.身体发展 B.智力发展
C.个性发展 D.身体和心理发展
38.D【解析】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故本题选D。
39.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教育的重要性
39.B【解析】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机制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故本题选B。
4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40.D【解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是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故本题选D。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