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来有关负强化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负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负性关注 B.负强化是使负性行为得以增加
C.负强化的目的是增加积极行为 D.负强化是使正性行为得以减少
2.下列关于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呈倒U形曲线关系
B.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C.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D.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4.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最重要的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关注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考虑班集体建设
6.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7.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 )。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8.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是(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9.现代三大课程流派是(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A.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B.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C.实践中心课程理论 D.管理中心课程理论
10.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增加积极行为发生的概率。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如果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1)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讲授新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讲授新教材。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故本题选C。
6.【答案】C
【解析】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题干中,从一个较暗的环境(电影院)到一个明亮的环境,视觉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会看不清东西,属于明适应。故本题选C。
7.【答案】D
【解析】可利用相关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结合题干表述,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发散思维训练中的材料发散。故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7)智力与能力;(8)教师的指导。结合选项表述,认知结构、态度、智力均属于个人因素。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均属于客观因素。结合分析,故本题选A。
9.【答案】A
【解析】现代的课程流派主要有:(1)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叫知识中心课程论,该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2)学生中心课程论,该课程理论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该课程理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结合题意,故本题选A。
10.【答案】B
【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被学生接受并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需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故本题选B。
》》》教师资格图书推荐
(编辑:liy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