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一个月不准他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9.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1.C
【解析】斯金纳把惩罚划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负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撤销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题干的父母通过撤销孩子喜欢的肯德基来惩罚打人的行为,属于负惩罚。故本题选C。
2.D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等。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故本题选D。
3.D
【解析】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群体的差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而苏霍姆林斯基创立的几十个兴趣小组供兴趣、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特点迥异的学生自由选择,正是适应个别差异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4.B
【解析】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存在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之争。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应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等。其中,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提出公民教育、劳作教学的思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对劳动人民子女施以劳作训练和沙文主义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一定生产技术又绝对服从于资产阶级国家利益的工人和士兵,该观点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倾向。故本题选B。
5.D
【解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19世纪70年代后实行义务教育。故本题选D。
6.A
【解析】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分别原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故本题选A。
7.B
【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结构的规定,我国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故本题选B。
8.B
【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而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9.A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故本题选A。
10.D
【解析】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其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编辑:longya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