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3年国考白皮书
P. 53
①今天,世界上超过 15 亿人使用筷子,也就是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西方
学者林恩·怀特等人根据取食方式,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分别是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
子取食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筷子取食方式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筷子的发明地中国更
是典型代表。
②但是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
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
勺。
③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
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
是玉米。在汉语中,“饭”泛指所有煮熟的谷物;在现代语境中,“饭” 通常指的是“米饭”也有
可能指其他谷物煮熟的“饭”。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在汉语口语中,非
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有的方言中直接称为“下饭”。由此可知, “菜”
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④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
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
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
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
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
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⑤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
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这是一种适合该地区气候的
作物,既耐寒又抗涝。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像有黏性的稻米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
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
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⑥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
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臼和杵研磨谷
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有超过四千
年的历史。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
这可能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
完整的小麦,即“麦饭”,至少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到“粉食”的过程。这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