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信仰缺失、道德讲堂、民族传统文化、道德危机、见利忘义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过集体学习。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考点分析】
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
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当前的针对道德危机而在全国各地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针对汉字危机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拼写大赛”等,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因此是申论考试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申论材料的切入点一般非常微观,材料案列化越来越明显,但是整个材料的宏观立意,隐藏的主题都有一定的高度。例如:2014年国考考查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本质就是考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点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
党的群众路线 为民、务实、清廉 焦裕禄精神
转变工作作风 反腐倡廉
【热点背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于2013年6月启动,教育活动时间一年左右,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深入开展这个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是:为民、务实、清廉。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14年下半年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习近平联系兰考县。
【考点分析】
申论考试考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宏观热点的切入点可以很多,从密切联系群众、务实肯干、转变工作作风等具体案例都可以切入。而着重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反腐事件常见于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可见反腐败问题是近期宏观政治的一大主流话题。习近平曾强调:“我当时联系兰考,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倡导全党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我们倡导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同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因此,考察反腐问题最可能的切入点就是从腐败的反面,从正面来考察,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的最可能的切入点,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引起重视。
贵州省今年也是以“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这一时代政治大背景,必然是复习申论考试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热点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美丽中国 雾霾问题 水污染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考点分析】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强调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尊重自然,就是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当前引起社会热议的话题,如雾霾事件、环保局长下水试污事件等等都可能成为我们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的切入点,但是材料所展现的只是现象,所有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必然可以联系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宏观政治大背景。
热点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 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市场这个“无形之手”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及再分配与再组合。这种市场自发形成的资源配置机制能够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也不是万能,也有失灵的时候,这就需要“有形之手”——政府宏观调控来弥补。与“无形之手”揭示出来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同,“有形之手”所体现的是市场经济规则,规则是人为制订的。正是因为规则是由人来制定的,这决定其必将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服务于市场规律的规则,能够弥补市场缺陷,保障市场机制高效运转,反之则是过多地干预市场运行,就成了市场运行的障碍,将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较大作用。
【考点分析】
那么,如果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规范政府的职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该管的要坚定不移地管好、管出水平。这就要求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减少政府调控对于市场运行的干预,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职能界定,“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改革合力,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发展的代价不断减少的基本制度性保障。
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热点新闻,如:办证难、企业审批手续复杂、教育市场化改革、放开外资设立医院等等,这些新闻事件都可能进入我们的申论考试材料之中,然后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考察我们考生对转变政府职能的认识。
(编辑:贵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