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贵州事业单位招考言语题型之语句衔接题
华图教育 陈默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事业单位考试中《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当中的必考内容。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在以往的考试中,言语题的总题量大概在10-20不等,其中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等小题型的题量一般在1-2题左右,但是在近期的考试中,语句排序和语句表达分别考了5道题。同时在近期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笔试)的大纲,所以以此为契机探讨一下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思路和相关的一些技巧。
语句衔接题作为语句表达模块当中的一种题型,考察的频率还是比较频繁的,主要考察的是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连贯性,重在把握需填入句子与前后文话题、句式上的衔接是否一致。我们以一道往年为例。
例:影响公共政策操作效果最重要的是政策的明晰性。一向不明确的公共政策,有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南辕北辙而有失公平和公正,甚至根本无法执行和操作。然而,_____。尽管现实中常常会遇到种种不确定性和多变因素,但制定政策时,对适用对象、执行主体、执行程序、执行条件等,也应尽可能做出明确规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出台一项不明晰、不可操作的公共政策,往往比没有公共政策更糟
B.一些政策只有模糊的规定,并没有明确这是长期政策还是权宜之计
C.很多公共政策出台之后,往往会引起较大的争议和疑惑
D.在我们的政策制定中,公共政策的明晰性依然是个软肋
在这道题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文段首句指出了明晰性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第二句又从反面说明不明晰的公共政策的危害,言外之意就是想强调“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明晰”。接下来是题中的重点提示信息:一个转折关联词“然而”。大家都知道转折关联词前后的语意关系是相反相对的,那么在之前文段的意思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明晰”,那么转折之后大概就应该填入一句能够表达公共政策制定还不够明晰的句子,同时参照最后一句的内容可知正确答案为D选项。A选项无关比较,文段没有比较“不明晰”和“没有”谁更糟,B选项论述的话题“长期政策”和“权宜之计”在文段的内容之外。C选项的“争议”和“疑惑”无从体现。
其实在语句衔接题中,大家需要明白我们要填入的那一句话是整个文段的一个部分,它论述的内容一定要使得整个文段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总的来说就是八个字“首看形式,兼顾内容”。形式分为关联词的搭配和句式一致,内容上的依据又分为话题一致和前后照应。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应着重考察四个选项所谈论的话题是否与原文一致且符合逻辑。同时,大家在做题之前还应该意识到文中需填入句子的位置,位置不同,这句话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在居中和居末会比较多一些。居中通常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居末一般是总结或者承接上文,具体的情况应视横线之前的标点符号和一些提示词。比如:横线之前是句号或者有“因此、由此可见一类引导结论的词,那么它就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如果是逗号或者分号,那么就起到一个承接上文,与上文呼应的作用。
只要大家能够对相关技巧加以掌握,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相信大家在考试中一旦遇到语句衔接题,都能够顺利拿下。以上就是对今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考言语模块语句衔接题的整体简洁分析。
(编辑:贵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