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关于面试的几点看法
贵阳分校面试研究院-吴镇东
面试作为公务员面试的关键环节,主要测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目前面试培训普遍进入模式化,套路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面试真正回归本质,让考生真正在面试时能答出自己的东西,与别的考生拉出差距,这是目前面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答好面试,突出差异,让考官耳目一新,就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口。每个班在面试授课的初期,最难的是让那些开不了学员开口,如果一直不开口,就没办法进行接下来的面试了。
总的来说,学员开不了口有几个原因:一是紧张过渡;二是长期的工作性质,导致
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少,表达能力弱化;三是专业限制,导致语言表达方面词穷,尤其是如医疗、地理、生物等类专业类型。
对于授课老师而言,在授课初期,一定要善于引导难开口的学员,先开口说话,不管能否答好,接下来才能更好进行下面的授课。具体来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让学员将答案写好,背熟,然后再答,这样能让开不了的口的学员能开口说话;2、思维导图。基础较好的学员,刚开始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辅助;3、讲故事。让学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熟悉的故事,打开思路。
二、“练胆”。学员在自己熟悉的环境说话,总能侃侃而谈,但是在考场上面对一波考官时,就会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这是大部分学员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在面试授课中就要解决学员胆量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考生在面试时自然流露,自然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考官的认可。
具体来说,帮助学员“练胆”方法有:1、重复训练。不断重复既是解决表达难的方
法,也是“练胆”的好方法,对于胆子小的,易紧张的学员,按照考试的模式创造紧张的环境,不断训练,总能起到不错的效果;2、娱乐节目。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员,通过在全班学员面前唱歌,表演节目等方式,既能活跃班级气氛,对于表演者来说,也是锻炼表达,训练胆子的途径;3、极限冲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个别学员的心理问题绝非通过几次训练就能解决的,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解决,如,给学员准备一段带有歧义意味的文字,要求学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喊出来,冲破心理极限,既能化蛹为蝶。
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学员的问题,提高表达能力,无论哪种方法,能达到预期效果是最好的。
三、走出模式化,答出“人性”。现在对于面试而言,模式化几乎成为培训半成品的代名词了,这也是我们作为培训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交了钱,到了我们手里,出去时只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官话,套话,说的解决不了不了问题,甚至会答非所问,这是令人痛惜的。答得好的面试应满足几个标准:
1、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既是考生开口答一道题是时,就不能出现说了一半就中途停止或直接打不下去,一定要将题目从头到尾说完,既是内容不够丰富,不够全面,这是答题的基本前提。
这就要求平时在训练时,要时刻提醒考生,答题的完整性,只要开口答题就不能随意停止,老师在点评时也不能随意打断。
2、流畅性。在完整性的基础上,流畅性是体现考生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性的指标,如果考生都不能流畅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内容再完整,但是表达时卡卡停停,磕磕绊绊,也提不起考官的注意力,反而会增加考官的憎恶感。
实现流畅性表达,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避免说话答题时的重复;二是答题时要少用
口头语,如,“嗯”、“啊”、“呃”等,这些词用多了会让考官觉得考生口齿不清;三是答题时目光要坚定,不能长时间低头或仰头,这既是不自信的体现,也会影响到表达的流畅性。
3、情感化。现在很多培训都只注重培训学员表达的流畅性和完性,但是,学员要想出差,体现自己的实力,就不能仅停留在前两者上面了。真正的面试回答问题,一定是考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和表达,这样才能与考官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感。2016年1月,我在贵州六盘水授课时,班里有两个学员答题时,每道题都能答出题干场景应有的情感,能吸引住考官,果然,两个人在面试中,拿下全市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93.5分和91.3分。
答题要作答情感化,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帮助学员找到题干中特定的场景,根据场景决定用什么样的口气,比如,应急应变的场景,答题时就不能用慢条斯理的语气答题;二是在适当的语句中教会学员善用设问句或反问句,这样能引起考官的注意,还能与特定场景相匹配;三是要有表情上的变化,很多考生答题时就像复读机一样,根本不像是在答题,像是在读报告,所以,训练时,要注意训练考生外在形式上的变化。
4、互动性。互动性既是在答题时能达到考官与考生之间形成一种由内到外的互动感,共鸣感,如果考生表达的内容能够在考官内心产生强大的共鸣互动感,必然会从内心认可考生,考生的分数自然也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这也是高分学员要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具体来说,做到互动性要从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有表情手势的互动,很多人认为结
构化面试不能有明显的手势互动,我个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一个真正表达能力强的人一定是由内到外体现出来的,除了内容上的深刻性,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来的语言、表情、动作的让人信服感;二是答题过程中用词用句的停顿感,考生要能根据题干的场景,决定那个词该语气加重,哪句话该停顿,让考官至始至终都是感觉考生在答题,而不是背书;三是平时老师在教学生答题时,可以将一些写好的有代表性的答案里面的关键词语句加重,这样帮助学生训练节奏感,互动感,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效果不错。
面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最终体现在考生的层面,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怎么从不会说话到说得好,赢得考官认可的过程。所以最后用几个词归结起来,面试的标准既是:言之有理——到言之有物——再到言之有感的过程。
附:往年解析
例题:某市建了24小时图书馆,市民可以凭借身份证借书,但是借阅率不高,请你提出改善措施。【2016年贵州省考面试7.9日】
题目剖析:本题主要的目的是提出措施,主要是针对24小时图书馆借阅率不高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图书借阅率。题干的要求是比较简单,目的也很清晰的。
【参考答案】
建立24小时图书馆目的是为了能够方便市民读书,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到全民素质,这当然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借阅的流程也是很简便的,只需要凭身份证就可以了,但是结果出乎意料。我个人认为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原因很多,但是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现在市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加上年轻人工作忙,看书时间少;第二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核心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现在移动设备手机电脑等很便利,互联网很发达,电子图书很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通过电子书来充电,自然而然去图书馆的人就会减少。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图书馆借阅率就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还是要先了解一下24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情况,图书馆管理情况,市民借阅图书的情况,借阅时间,借阅书籍种类等,便于对来借书的市民情况有简单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与互联网等类型的科技公司合作,将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建立“网上图书馆”,开通专门的电子图书的借阅网站,方便市民以电子书的形式进行借阅,迎合市民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三是,与文化政府文化部门合作,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图书进社区、进学校的图书展活动,既能起到宣传的效果,还能真正让图书走进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达到阅读的目的,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与电视台,网络媒体等途径,举办读书节等的全民阅读活动,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措施,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借阅率,发挥图书馆价值的目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说,搞好文化项目,做好文化工程是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终点。
注:答案中加重加黑的关键词,可以用于帮助学员训练语言表达的节奏感,互动感,学员答题时,可以在加黑的部分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起伏,手势的互动,进而达到完整性、流畅性、情感性、互动性的目的。
(编辑:huangxiao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