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同步贵州华图发布:2023年事业单位联考职测考点集萃B类:历史人文常识速记;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备考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为你推荐事业单位备考用书,免费网课。更多资讯请关注贵州华图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gh_0ff7f7409ce9),微信号:(17685047710) 。
2023年事业单位联考职测考点集萃B类:历史人文常识速记
1. 中国古代历史大事
【秦一统】秦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10年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人民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加强连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河西四郡】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张掖郡。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数万骑北击匈奴,游牧于河西地区的匈奴混邪王、休屠王投降汉朝。随后,汉朝在混邪王、休屠王原来的游牧地区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河西四郡的设置,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军草,并大破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消灭了袁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打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安史之乱】755-763年唐朝发生的一场军事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宗宝应二年(763年)结束,前后长达八年之久。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青苗法】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当时民间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二倍到三倍的。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实行的赋役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一条鞭法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书其长官卫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行省制】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总领该地区事物;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也是省制的开端。
![](https://u3.huatu.com/uploads/allimg/230118/660671-23011Q1332Va.png)
【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古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3.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也是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产物,签订于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广夏福宁上通商,与英国协定关税。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战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物,与英法签订于1858年。条约规定: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分别签订。条约规定: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平均分配为原则,将土地与财产平均分配,目的要实现“四有两无”理想社会。具有革命性、落后性和空想性。
【《资政新篇》】1859年,天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八月初,清政府迎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马关条约》】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该条约致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股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
【《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与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由此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农民爱国反帝运动,具有农民运动的落后、迷信、愚昧等局限性。
【辛亥革命】1894~1912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23年事业单位联考更多图书推荐 | 免费网课
(编辑:liy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