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资料:2013贵州公务员考试成绩将于5月14日公布,相信很多考生早已经开始准备面试了,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贵州公务员面试考试,贵州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特整理相关资料,希望能给各位考生提供帮助。
在贵州公务员面试中,要想高分通过面试只有提前了解面试内容,精心准备,这样才能跑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面试热点与面试技巧,助力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资料详情】
去年以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奶国大幅下调出口中国的原料粉价格,国内乳品企业纷纷减少采购国内原料奶,转而垂青低价进口原料粉,这导致部分地区奶农鲜奶无处销售,甚至出现了杀牛或卖牛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乳企减少鲜乳收购
记者从飞鹤、光明、完达山等乳品企业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低价进口原料粉冲击,许多乳企自产的原料因成本高企而大量积压,使企业不得不以减少收奶量的方式,消化库存,减少“亏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是光明乳业的奶源基地。据基地总经理赵忠介绍,2011年,该基地一直保持日平均收购鲜奶520吨以上,但今年的日均收奶量却只能维持在420吨左右,整整下降了100吨。
“减少收购量实在是无奈之举。7月份进口全脂粉在天津港的到岸价格是每吨2.25万元,直接送货到厂价格也不过每吨2.4万元,而我们采购、加工1吨全脂粉的成本是3.4万元,这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吨奶粉就净赔1万块钱。”赵忠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进口原料的冲击下,作为我国少数实行了生鲜乳政府指导价的地区,黑龙江省乳品企业处境尤其艰难。
2011年,为保护奶农利益,黑龙江省开始对生鲜乳实施政府指导价,最近一次公布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为2011年第四季度,当时黑龙江省要求“乳品企业结算到奶农的基准价格为每公斤3.27元,下浮不低于10%”,即最低不低于2.94元/公斤。
飞鹤乳业副总经理肖光辉说,政府实行指导价的初衷是保护奶农利益,但在当前进口原料每吨2.4万元的条件下,再让企业以2.94元/公斤的价格收奶,加上其他生产加工费用,折合每吨3万元以上,成本远高于进口原料到岸价,“如果企业不掺假的话,就只有认赔”。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乳企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转向采购进口原料粉。
“市场环境一时难以改变,企业为了正常运转,只能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原料粉,近期我们已决定购进1000吨进口全脂粉,现在订单已下,只待下月到货,希望以此减少企业的亏损。”肖光辉说。
奶农频频杀牛卖牛
由于国内乳企普遍减少了收奶量,“乳业危机”开始向养牛户蔓延,卖牛、杀牛现象屡屡发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完达山乳业的奶源基地之一。在该市尖山区养牛先进村窑地村,记者看到,道口用红砖墙圈起来的大型榨奶站已废弃,村里看不到奶牛的影子。
窑地村绿野合作社负责人秦万春告诉记者,由于完达山乳业已全面停止收购双鸭山市的鲜奶,他7月份已卖掉了家中最后的17头奶牛。
“卖掉的牛全是澳大利亚进口的荷斯坦奶牛,一年产奶都在7吨以上,买的时候每头牛最少也要2万块,现在17头牛一共才卖了10万块钱。买家说得也明白,现在卖牛的多了,一天掉一次价,今天不卖,明天连这些钱也卖不上!”秦万春说。
双鸭山市在本世纪初引进黑龙江省乳业龙头企业完达山,最高峰时全市奶牛养殖达3万多头。作为双鸭山市养奶牛的先进村,窑地村的奶牛最多时有1000多头。“如今,咱奶农手中的牛该卖的卖,该杀的杀,全村找不到一头牛了。”秦万春说,农民当初多是贷款养牛,如今眼看着投资“颗粒无收”,不少人连本钱都赔了进去!
在黑龙江奶牛养殖重点地区——齐齐哈尔的依安县也出现了奶农大量卖牛的情况。当地较大的龙头企业摇篮乳业因库存原料与进口原料价格严重倒挂,经营出现巨亏,几个月前已经停产,当地日产奶2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不得不“自寻出路”,大部分奶农忍痛将奶牛卖掉。
记者采访还了解到,即使在龙头企业仍能正常收奶的地区,由于国家对种植业补贴及务工收入的增加,奶农养牛的积极性也不高。富裕县塔哈乡洪顺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海涛说,去年他买了200头奶牛,养了一年觉得效益不如其他行业,今年已转向从事种植业了。
业内建议积极应对
进口奶源何以如此低价?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部分国际投机商为挤垮中国乳品产业的恶意作为,涉嫌贸易倾销。
赵忠说,国外奶牛饲养规模化程度较高,加之有大片的天然草原,生产成本自然很低,即便如此,其原料粉的价格也绝对不应低到这样的程度。
记者在光明乳业富裕基地看到的一份某原料粉出口国奶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种说法。这份统计表显示:今年1月,该国原料奶在本国的平均售价约在每公斤2.8元,每吨价格约为2.8万元,明显高于其每吨2.25万元的天津港到岸价格。
从事乳品产业20多年的肖光辉认为,这种蹊跷的定价不能不让人怀疑国际上一些人正在恶意操纵中国乳业市场,其目的就是彻底打垮中国乳业,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现在完全依靠国外奶制品的恶果已初露端倪,某国外品牌的一听奶粉在中国卖的价格要比在他们本国高100多块钱,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并没有从低价原料中受益,而是承担了高价。”肖光辉说。
针对这一形势,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首先,应在大环境上确保公平竞争。一些乳业人士告诉记者,当前中国乳企确实面临着生存危机,但他们并不因此要求国家对乳品生产企业进行保护,而是希望政府更多地关注乳品行业的市场形势,调查国外是否存在恶意倾销行为,采取必要措施,为国内乳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针对当前原料市场低迷的形势,建议继续对生鲜乳市场实行政府指导价,当市场上鲜奶收购价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启动强制性指导价,以保证奶农利益,调动奶农的养殖积极性,避免奶源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可根据奶农交售鲜奶量适当给予企业补贴,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而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国产乳业的质量和品牌建设,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完善乳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乳业产品的卫生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快乳制品行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充分竞争,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更多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半月谈》2012年第23期,记者 李春雷 梁冬)
(编辑:贵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