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释义
语出战国大儒荀子《劝学篇》。荀子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先以设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认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接着,进一步申述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两脚为“步”,“跬步”形容很微小的距离。这句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能汇聚成江河大海。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三、解读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是读书为学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亟须的品质。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样一个事例,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用功学习一小时,持续钻研三年之后,可以成为某一问题的专家。他由此告诫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学习,特别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自然就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点击查看》》》2020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购买》》》【【合辑】2020联考省系统提分班10期(含乡镇申论)
点击预约》》》2020贵州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 — 相关阅读 — —
备考资料--行测备考 | 申论备考 | 面试备考 | 时政热点
辅导课程--2020贵州省公务员笔试课程 |
省考网课--【合辑】2020联考省系统提分班10期(含乡镇申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