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是( )防御机制。
A.压抑 B.置换
C.升华 D.投射
3.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4.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育活动需要遵循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
C.教师知识能力不同 D.受遗传因素影响
5.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6.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7.桑代克发现“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并把它称为(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定势律 D.效果律
8.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9.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 )的教学思想。
A.互相补充 B.根本对立
C.各有所长 D.相互渗透
1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题干所述李小林道德意志薄弱,所以应从道德意志进行教育。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题干中的“迁怒”就是这个机制。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应着教育活动需要遵循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4岁是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2-3岁,是口语的关键期。1-3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5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B。
6.【答案】A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故本题选A。
7.【答案】B
【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练习律是指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故本题选B。
8.【答案】A
【解析】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在教学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故本题选B。
10.【答案】B
【解析】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故本题选B。
》》》教师资格图书推荐
(编辑:liy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