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
原则 |
定义 |
贯彻要求 |
导向性/
方向性 |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
疏导/
循循善诱 |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严慈相济 |
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 |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三位一体);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
因材施教 |
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教育 |
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
①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在建立集体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注意集体的组织和管理,更要注意集体意识、集体舆论的培养;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
③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长善救失 |
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
知行统一/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
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
①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
灵活施教 |
德育要因人、因时、因境不同,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 |
①德育的要求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及现有的道德水平;
②德育要考虑施教的最佳时间点;
③教师要考虑教育情景,创设好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要求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