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学习理论是( )。
A.联结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3.本能是由一系列无条件反射构成的,下列不属于本能的是( )。
A.鸡孵蛋 B.鸟筑巢
C.蜂酿蜜 D.猫吃老鼠
4.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其教学时间一般在( )分钟。
A.10—15 B.15—20
C.5—20 D.10—20
5.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6.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7.对科学的热爱,真理的追求,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诸如此类的感情都属于(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宗教感
8.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9.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综合课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猫吃老鼠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不属于本能,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题干中,教师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体现了感觉对比。故本题选D。
6.【答案】C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题干中,委派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锻炼法。故本题选C。
7.【答案】A
【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题干中,对科学的热爱,真理的追求等属于理智感。故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敏感性差,喜欢独处不善于社交,更擅长自然学科。故本题选B。
9.【答案】A
【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德育方法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A。
10.【答案】D
【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故本题选D。
(编辑:longya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