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韩明、李、王新和赵军是同班同学,因有共同的爱好,在课间经常聚在一起玩,他们这个群体属于( )。
A.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B.娱乐型非正式组织
C.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D.破坏型非正式组织
2.某些人在特殊情况下会服用一些药物使自己的大脑和神经保持敏锐快速的反应,但是药效过后则会变得反应比较迟缓甚至疲倦,这种现象是( )。
A.同时正诱导 B.同时负诱导
C.相继正诱导 D.相继负诱导
3.我们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往往会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德育目标中的( )。
A.思想教育目标 B.政治教育目标
C.道德教育目标 D.心理教育目标
4.范例教学的教学过程有四个阶段,其中需要通过对多个本质相同的个体进行分析得出事物本质特征是属于(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5.下列研究方法强调在“做”中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叙事研究 B.历史研究法
C.个案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6.“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说明了教育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互补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7.为了能让小强的学习频率提高,小强的爸爸给他规定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如果在学习时间内玩游戏,小强的爸爸就会揍他一顿,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8.初中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 )。
A.个性结构不断完善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C.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D.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9.小惠的家庭非常贫困,但是父母十分支持她的学习,小惠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她发奋努力多次获得校级、省级“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称号,小惠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高尚的,错误的学习动机
10.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学说处于( )的儿童,会盲目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
A.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B.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
C.守法与良好的道德定向阶段 D.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照高校非正式组织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成如下几类: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对立型。其中,娱乐型是指非正式组织中的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以休闲娱乐为目的。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其特长,完善其个性。故本题选B。
2.D
【解析】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互相诱导可能是同时性的,也可能是相继的。题目中先兴奋后抑制,时间相继。故本题选D。
3.B
【解析】政治教育目标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党和国家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目标、民主教育目标等。故本题选B。
4.B
【解析】范例教学的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范例性阐明“个”的阶段;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三阶段,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第四阶段,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故本题选B。
5.D
【解析】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故本题选D。
6.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题干中“上帝为你关上一面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符合互补性规律。故本题选A。
7.C
【解析】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伴随喜爱刺激的消失,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呈现性惩罚(正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题干中爸爸提供了一个厌恶刺激,降低了在学习时间内玩游戏的频率,属于正惩罚。故本题选C。
8.C
【解析】初中生处于青少年初期阶段,又称“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自我意识空前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得初中生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人际关系和价值理念。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C项正确。故本题选C。
9.B
【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故本题选A。
(编辑:liy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