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
A.3岁 B.7岁
C.12岁 D.18岁
2.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
A.学习 B.模仿
C.强化 D.适应
3.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5.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6.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 )的表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春期
8.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最原始的形态是( )。
A.生理自我 B.虚拟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9.苏联学者维果斯基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下列关于“最近发展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教学中要同时考虑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B.教学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以更好地促进发展
D.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发展要先于教学
10.划分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
A.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
B.智力水平
C.生理成熟
D.言语发展
【参考答案】
1.A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故本题选A。
2.D
【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故本题选D。
3.C
【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合适的唯一正确解答。故本题选C。
4.C
【解析】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故本题选C。
5.D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故本题选D。
6.B
【解析】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在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题干中表述的是把长凳当成骏马,是一种泛灵论,属于前运算阶段。故本题选B。
7.D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题干中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青春期。故本题选D。
8.A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故本题选A。
9.D
【解析】维果斯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基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人们平时所讲的“潜能”。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可以通过教学或者别人的帮助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因此,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故本题选D。
10.A
【解析】心理年龄的划分依据:(1)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2)划分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该看到重点,又应该看到全面。故本题选A。
(编辑:huangxiao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