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蜜蜂采蜜 B.猴子爬树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3.学生学习区分“晴”“睛”“腈”等汉字,属于加涅提出的学习分类中的( )。
A.信号学习 B.语言联合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并指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掌握是( )提出的观点。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7.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越是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越愿意学习,越是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意愿越差。如果用桑代克的学习规律来解释,则最能解释这种现象的规律是()。
A.准备律 B.动机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8.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用 B.经典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9.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10.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如果教师不公开批评他,而是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会改正。这样做是利用了强化的( )。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巩固功能 D.促进功能
【参考答案】
1.D
【解析】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根据定义,D是学习现象。故本题选D。
2.C
【解析】如果在狗每次进食前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故本题选C。
3.C
【解析】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题干中描述的正是辨别学习。故本题选C。
4.C
【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故本题选C。
5.B
【解析】美国的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提出了“结构课程论”,强调“无论选取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故本题选B。
6.A
【解析】准备律指在试误的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故本题选A。
7.D
【解析】效果律指的是如果结果是积极的,行为就会加强;反之如果结果是消极的话,行为就会削弱。故本题选D。
8.A
【解析】行为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强化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行为矫正指通过逐步强化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消退则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其依据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故本题选A。
9.B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处分对于学生来说是厌恶刺激,教师取消厌恶刺激,让学生进步,符合负强化的概念。故本题选B。
10.D
【解析】强化的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巩固功能和强化功能。其中,强化的促进功能是指强化增强学生某种与教学目标相符的认识和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发展,从而使最远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例如,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教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很快振作精神,从头做起。故本题选D。
(编辑:huangxiaoqing)